會稽俞氏子。幼歲從師念《般若心經》,至無眼耳鼻舌身意處,忽以手捫面,
問師曰:某甲有眼耳鼻舌等,何故經言無?
其師駭然異之曰:吾非汝師!
即指往五洩山禮默禪師披剃。年二十一,詣嵩山具戒。
遊方首謁南泉。值馬祖諱辰修齋。
泉問眾曰:來日設馬祖齋,未審馬祖還來否?
眾皆無對。 師出對曰:待有伴即來。
泉曰:此子雖後生,甚堪雕琢。 師曰:和尚莫壓良為賤。
次參溈山。
問曰:頃聞南陽忠國師「有無情說法話」,某甲未究其微。
溈曰:闍黎莫記得麼? 師曰:記得。
溈曰:汝試舉一徧看。
師遂舉。
僧問:如何是古佛心? 國師曰:墻壁瓦礫是。
僧曰:墻壁瓦礫豈不是無情? 國師曰:是。
僧曰:還解說法否? 國師曰:常說熾然說無間歇。
僧曰:某甲為甚麼不聞? 國師曰:汝自不聞。不可妨他聞者也。
僧曰:未審甚麼人得聞? 國師曰:諸聖得聞。
僧曰:和尚還聞否? 國師曰:我不聞。
僧曰:和尚既不聞。爭知無情解說法? 國師曰:賴我不聞。我若聞即齊於諸聖。汝即不聞我說法也。
僧曰:恁麼則眾生無分去也? 國師曰:我為眾生說。不為諸聖說。
僧曰:眾生聞後如何? 國師曰:即非眾生。
僧曰:無情說法據何典教?
國師曰:灼然言不該典。非君子之所談。汝豈不見華嚴經云「剎說眾生說。三世一切說」。
師舉了。
溈曰:我這裏亦有,祇是罕遇其人。 師曰:某甲未明,乞師指示。
溈竪起拂子曰:會麼? 師曰:不會,請和尚說。
溈曰:父母所生口,終不為子說。 師曰:還有與師同時慕道者否?
溈曰:此去澧陵攸縣,石室相連,有雲巖道人。若能撥草瞻風,必為子之所重。
師曰:未審此人如何?
溈曰:他曾問老僧:學人欲奉師,去時如何?
老僧對他道:直須絕滲漏始得。 他道:還得不違師旨也無?
老僧道:第一不得道老僧在這裏!
師遂辭溈山。徑造雲巖。舉前因緣了。
便問:無情說法甚麼人得聞? 巖曰:無情得聞。
師曰:和尚聞否? 巖曰:我若聞,汝即不聞吾說法也。
師曰:某甲為甚麼不聞?
巖竪起拂子曰。還聞麼? 師曰:不聞。
巖曰:我說法汝尚不聞,豈況無情說法乎!
師曰:無情說法,該何典教?
巖曰:豈不見彌陀經云「水鳥樹林,悉皆念佛、念法」。
師於此有省,乃述偈曰。
也大奇!也大奇!無情說法不思議。
若將耳聽終難會。眼處聞聲方得知。
師問雲巖:某甲有餘習未盡!
巖曰:汝曾作甚麼來? 師曰:聖諦亦不為。
巖曰:還歡喜也未? 師曰:歡喜則不無。如糞掃堆頭,拾得一顆明珠。
師問雲巖:擬欲相見時如何? 曰:問取通事舍人。
師曰:見、問、次? 曰:向汝道甚麼?
師辭雲巖。
巖曰:甚麼處去? 師曰:雖離和尚,未卜所止。
巖曰:莫湖南去? 師曰:無。
曰:莫歸鄉去? 師曰:無。
曰:早晚却回! 師曰:待和尚有住處即來。
曰:自此一別難得相見。 師曰:難得不相見。
臨行又問:百年後忽有人問「還邈得師真否?」如何祗對?
巖曰:向伊道「祇這是」。
師良久。
巖曰:价闍黎!承當個事,大須審細。
師猶涉疑,後因過水睹影,大悟前旨。
有偈曰:
切忌從他覓。迢迢與我疎。
我今獨自往。處處得逢渠。
渠今正是我。我今不是渠。
應須恁麼會。方得契如如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